陈世鸿称:视频网站盲目跟风没出路!
发布日期:2009-05-27   已有 7369 人浏览

视频分享网站在2006前后一年的时间里涌现出数百家,动力源于美国一家叫YouTube的网站。YouTube作为视频分享的典型代表,其内容来自于用户上传的视频(所谓UGC),是一种用户到用户的服务方式(C2C),网站成为服务平台,与之前由网站直接面向用户的服务方式(B2C)相比,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它能够聚集广大用户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YouTube是一种服务模式创新的网站,具有战略创新价值。国内的视频分享网站, 形式上也是由用户上传方式产生内容,但本质上却与YouTube不同。从内容上看,国内视频分享网站用户上传的内容更多的是影视剧、网络剧、电视节目等面向大众的节目,而YouTube用户上传的更多是个人录制的视频;从传播上看,国内用户上传的节目,常常是面向所有用户传播的,而YouTube用户上传的视频,更多是面向上传者特定的区域传播,据称,YouTube上有一半的播放量发生在YouTube域名之外。

YouTube与国内分享网站的区别说明,在中国,用户制造内容的发达程度与美国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如果“用户制造”不能成为真正的动力,YouTube战略价值也就不可能在国内的视频分享网站上被复制。事实上,“用户制造”甚至沦为一些视频分享网站盗用节目的借口,视频分享网站们试图利用“用户制造内容”(UGC)的壳子,做成一个视频版的门户网站,而不是YouTube那样的视频社区网站。由此可见,2005年兴起的这一波视频分享网站,做不成中国的YouTube。

盈利方面,短期内YouTube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尽管YouTube收入已经达数亿美元,但离收支平衡依然有较大的距离。原因主要在于,用户内容的版权认定是新事物,在这些从传统版权管理角度看可能存在版权争议的内容上部署广告,短期内难以得到广告主认可,甚至有法律风险,因此YouTube虽然有巨大的流量,但商业化的比例却较低。

与YouTube不同,2007年成立的视频网站Hulu走的是正版路线,即从传统的版权角度看,Hulu上的内容都是有合法授权的,Hulu上播放的视频可以全部商业化,因此,Hulu成立仅一年即实现盈利。

Hulu与YouTube的区别不仅仅是版权形式上的,从内容上看,Hulu的内容是各大电视机构的内容,而不像YouTube更多是个人内容,如果不考虑版权来源,Hulu的内容跟国内视频分享网站的内容更为相似。

不过,国内视频分享网站却无法复制Hulu的商业模式,尽快实现盈利。Hulu由新闻集团等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支撑,由于是独家授权的,用户无法从别的地方观看,因此,用户对内容感兴趣会产生对网站的依赖,网站有很好的用户粘性。而国内类似的电视节目内容,由于网站之间不顾版权互相抄袭,内容大多同质化,即便有一些授权的合作,通常也是一份内容向众多视频网站同时授权,这种在互联网上到处可见的内容难以维系用户对某一个视频网站的忠诚。

当前,许多视频分享网站或明或暗地正在做着转型,希望从YouTube模式转向Hulu模式,但是,在版权管理还比较脆弱的中国市场,这种做法并不现实。

尽管在很多时候,国内视频网站学习或者克隆了美国的互联网经验,但从过去几年看来,中国的视频网站发展与美国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2005年,中国视频网站流行的是P2P直播,当时也称“网络电视台”,顾名思义,就是在互联网上开展类似电视台的服务。P2P视频网站有几个特点:一、采取了类似电视台的直播方式,内容也基本上与各电视台同步,后来增加了影视剧循环播放的方式;二、每个网站利用独有的客户端或者IE插件作为视频播放终端;三、能够节省视频服务器的接入带宽。

2006年,视频分享类网站开始起步,视频分享网站采用了Flash技术的点播方式,与P2P直播网站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一、点播方式,只要节目存在于服务器,任何人随时可以从头点播;二、采用了Flash通用插件,目前点播方式的视频网站大部分采用Flash技术,不同的点播网站不需要重复下载插件;三、视频服务器带宽需求大,每一个用户都需要服务器直接提供视频。

P2P直播与视频分享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客户端可以锁定用户,增大用户粘性,节省服务器带宽。但这些对网站运营者来说的所谓优势,对用户和运营商来说更多是麻烦:上每一个视频网站都需要重新安装一套插件或者客户端;带宽的节省是以增加运营商网络压力为代价的,各种不同类型并不受控的P2P服务叠加在同一张运营网络上,网络安全与无序流量的压力会导致网络传输效率大大降低,总体来说,P2P直播并不是高效率的“绿色”运营模式。

中国的P2P网站先于视频分享网站流行,与国内的网络建设有关,国内电信、老网通等几个运营商之间,带宽环境复杂,带宽价格高昂,2005年前后,还缺乏支撑点播式的服务低价且速度快的带宽。P2P直播视频网站,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他让那些不习惯早早回家的白领们,能够在电脑上,同步看到电视节目。

2007年后,P2P的优势随着宽带的普及逐渐消失。在国内,视频分享网站全面超过P2P直播网站,成为在线视频的主要观看渠道,“用户方便性”战胜“网站低成本”成为最后输赢的决定力量。在美国,P2P类的网站Joost大大晚于中国P2P类网站UUSee、PPLive等的发展,并且Joost一直没有进入到主流视频服务的行列;在国内,P2P类服务虽然形势越来越严峻,但依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面对国内新闻媒体整体处在国有垄断的形势,视频网站们更多的不应该是考虑怎么复制YouTube和Hulu,而更多地应该考虑如何有效盘活国内的影视资源,促进用户内容制造,在广电网络与电信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中,建立起符合国内内容分布态势的视频网站。

注:本文来自深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63K